数据预处理

海图数据生产的第一步是数据预处理,这一阶段旨在对多源数据进行整理和标准化处理,为后续生产流程奠定坚实基础。通过数据预处理,可实现对矢量、栅格、水深点等不同格式数据的统一管理,确保它们满足电子海图标准( S-57、CJ-57、IENC )的要求。例如,多源数据接入功能支持 100 多种数据格式,结合坐标转换和类型转换,能够将复杂数据转换为标准 GIS 格式,为后续海图分组、数据处理和共享打下基础。

同时,结合 SuperMap iDesktopX 处理自动化(GPA)提供的 1000+ 的工具,您可以搭建起可复用的数据预处理流程,实现数据标准化处理。

本章节将为您介绍以下内容:

  • 生成面域:介绍通过岸线数据生成水域或陆地面数据,为构建海图中的地理范围提供基础支撑。
  • 生成等深线:介绍基于水深点数据和水域范围生成水下地形的等深线,用于直观展示水深分布。
  • 生成深度区:介绍基于已有等深线数据划分水域深度范围,形成直观的深度区域分布,为导航和海洋研究提供关键支持。
  • 更新最小比例尺:介绍如何根据当前编辑比例尺自动调整海图物标的 SCAMIN 值,确保物标在适当比例尺范围内准确显示,提升海图数据的一致性与显示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