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等深线
使用说明
生成海图等深线(即深度等高线)是海洋地理信息制图中的关键步骤。等深线用来表示水深的变化,是水下地形的图示化工具,通常用于航海图、海洋研究和海洋工程项目。生成等深线时,通常需要利用水深数据(例如多波束声呐数据或 LIDAR 水深测量数据),并将其进行内插和平滑处理,以绘制出精确的水深分布。
生成等深线功能可根据水深点数据和水域范围,生成水域等深线数据。
操作步骤
- 导入用于生成水域等深线的点数据集。
- 海图选项卡 -> 海图数据处理组 -> 生成等深线按钮,弹出生成等深线对话框。
- 设置源数据中的数据集为用于生成等深线的水深点数据集,然后对参数进行设置:
- 参数设置:
- 属性字段:数据集中存储水深的字段,通常为 DEPTH 字段,为必填项。
- 插值类型:
- 距离反比权值法:通过计算附近区域离散点群的平均值来估算单元格的值,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数据插值方法,运算速度较快。
- 克吕金内插法:数据结构简单,适用于大区域宏观地形的构建。
- 不规则三角网:能够较好地反映地形特征,但是数据结果复杂,适用于小区域地形。
- 分辨率:决定了等深线的光滑程度,必须大于0,数值越小生成的线越光滑,功能执行时间越长。
- 基准值:提取等深线时的基准深度值,默认为0。
- 等值距:指提取等深线时相邻等深线之间的间隔。鉴于海图中水深常呈现 0、2、5、10、15、50 等值,您可以将等值距设置为 1,再借助 SQL 查询等工具筛选所需的固定水深等值线。
- 重采样系数:指对线几何对象的边界线进行重采样,尽量保持几何对象形状的同时,根据一定规则去掉几何对象上一些的节点。默认为0,系数值越大生成的等深线结果越简化。
- 光滑方法和光滑系数:
- 不处理:默认情况下,等深线直接根据原始深度数据绘制,不进行任何平滑处理。这种方法能够保留原始地形的真实细节,但在等深线密集或地形复杂的区域,可能会产生过多的锐角和拐点,影响视觉效果。此时无需设置光滑系数。
- B样条法:使用B样条曲线将等深线进行柔化。该方法通过多个控制点生成平滑的曲线,能够有效消除尖角和细小的曲线波动,使等深线更连贯流畅,适合需要展示大范围水深变化的区域。取大于等于 2 的值有效,光滑系数值越大,等深线的节点数越多,也就越光滑。建议取值范围为[2,10]。
- 磨角法:通过去除或减少小角度的突变来平滑等深线。它在保持地形特征的基础上减少锐角,使等深线看起来更自然但不失真,常用于需要保留地形关键特征的等深线生成中。光滑系数指的是磨角的次数,光滑系数值越高,获得结果对象中插入点也越多,结果也就越接近光滑。
- 水域范围:设置水域范围来限制需要生成等深线的区域,支持通过过滤表达式进行更复杂的控制。
- 结果信息:预览结果数据集的最大等值线、最小等值线和等值数,作为修改上述参数的参照。不支持修改。
- 结果数据:用于设置结果数据的存储数据源位置和数据集名称。
- 参数设置:
- 参数设置完后,点击运行按钮即可完成由水深点数据生成等深线。例:
- 在此基础上,确认生成的等深线没有问题后,可通过物标追加功能,将其追加到海图分组中。注意,生成的等深线将自动把水深值存储在 VALDCO 字段中,该字段对应了海图物标“等深线”的水深值字段,进行物标追加时,需要对字段进行匹配设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