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通过一个实例,详细介绍地理处理建模的操作流程,本实例为:通过地理处理建模,进行公园选址,公园选址涉及地势、高程、朝向与特殊地物的距离等多种因素,从已知DEM 数据中需要提取坡度、坡向、高程等指标,并获取湖泊、街道等栅格数据之间的关系,从而选择适宜修建公园的区域。
数据准备
本实例所要用的数据有:
- 地形数据、湖泊数据、公园数据、道路数据。
选址要求
- 地势:坡度小于20°;
- 朝向:较好的朝向为东南、南和西南;
- 高程:最理想的高程值范围是1000~1800m;
- 与湖泊的距离:距离湖泊不超过1km;
- 与街道距离:候选区不应该在主要街道的300m 缓冲区内。
地理处理建模流程
- 打开公园选址数据源:Parklocation.udb。
- 单击“地理处理建模”选项卡中的“新建”按钮,在打开的地理处理建模窗口中,分析选址要求,需要对DEM、道路数据、湖泊数据进行分析,可先分别添加三个数据变量。
-
DEM 数据变量 :依次添加栅格代数运算、坡度分析、坡向分析工具,并建立相应的连接关系,调整工具在建模窗口中的位置。
- 高程:对 DEM 地形数据进行代数运算,将1000≤高程≤1800赋值为1,其他赋值为0,运算表达式为:Con(1000<=[terrain]>=1800,1,0)。
- 坡度分析:对地形数据进行坡度分析,再对坡度数据进行代数运算,将坡度小于等于20的赋值为1,大于20赋值为0,运算表达式为:Con([Slope]>=20, 1, 0)。
- 坡向分析:对地形数据进行坡向分析,再对坡向数据进行代数运算,选择朝向好的数据,运算表达式为:Con([AspectResult] <= 0,Con([AspectResult] < 90, Con([AspectResult] <180, Con([AspectResult] <= 270,0, (270[AspectResult])/90), ([AspectResult]90)/90), 0), 1)。
- 湖泊数据 :选址要求靠近湖泊,添加生成距离栅格工具,对湖泊数据生成距离栅格,设置栅格分析环境的分析范围为地形数据;再对分析得到的距离栅格进行代数运算,将距离小于等于1000的赋值为1,其他赋值为0,运算表达式为:Con( [LakesDis] >= 1000,1,0)。
- 道路数据 :选址要求远离街道,添加生成距离栅格工具,对道路数据生成距离栅格,再对分析得到的距离栅格进行代数运算,将距离大于等于300的赋值为1,其他赋值为0,运算表达式为:Con( [LakesDis] >= 300,1,0)。
- 汇总多因素影响因子:添加加权求和工具,将前面进行的多因素适宜性评价结果进行汇总。
- 对加权求和后的数据进行栅格代数运算,将栅格值大于等于1的赋值为1,其他的赋值为0,栅格值为1的则表示适宜建公园,得到适宜修建公园的区域,结果图如下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