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缓冲区

使用说明

创建矢量数据集缓冲区。缓冲区分析(Buffer)是GIS的基本空间操作功能之一,是指根据指定的距离,在点、线、面几何对象周围自动建立一定宽度的区域的分析方法。例如,在环境治理时,常在污染的河流周围划出一定宽度的范围表示受到污染的区域;又如在飞机场,常根据健康需要在周围划分出一定范围的区域作为非居住区,等等。
缓冲区分析是基于点、线、面对象进行分析的,支持对二维点、线、面、网络数据集进行缓冲区分析。

  • 点缓冲区 :以点对象为圆心,以给定的缓冲距离为半径生成的圆形区域。当缓冲距离足够大时,两个或多个点对象的缓冲区可能有重叠。选择合并缓冲区时,重叠部分将被合并,最终得到的缓冲区是一个复杂面对象。

  • 线缓冲区:线的缓冲区是沿线对象的法线方向,分别向线对象的两侧平移一定的距离而得到两条线,并与在线端点处形成的光滑曲线(或平头)接合形成的封闭区域。同样,当缓冲距离足够大时,两个或多个线对象的缓冲区可能有重叠。合并缓冲区的效果与点的合并缓冲区相同。

当线数据的缓冲类型设置为平头缓冲时,线对象两侧的缓冲宽度可以不一致,从而生成左右不等缓冲区;也可以只在线对象的一侧创建单边缓冲区,如下图所示:

  • 面缓冲区 :面的缓冲区生成方式与线的缓冲区类似,区别是面的缓冲区仅在面边界的一侧延展或收缩。当缓冲半径为正值时,缓冲区向面对象边界的外侧扩展;为负值时,向边界内收缩。同样,当缓冲距离足够大时,两个或多个线对象的缓冲区可能有重叠。也可以选择合并缓冲区,其效果与点的合并缓冲区相同。

参数说明

参数名 默认值 参数释义 参数类型
源数据   指定的创建缓冲区的源矢量数据集。支持点、线、面数据集和网络数据集。对网络数据集进行分析,是对其中的弧段作缓冲区 DatasetVector
缓冲半径 默认长度为10,单位为米 对于线数据:还支持选择圆头缓冲或平头缓冲,其中平头缓冲支持选择单边(左或右)缓冲或者双边(左和右)缓冲。
对于点和面数据,仅支持设置缓冲半径长度和单位。
 
合并缓冲区 false 是否合并缓冲区,表示对多个对象的缓冲区进行合并运算。若不勾选此复选框,不同对象的缓冲区不会进行合并,为单独的两个简单对象。 Boolean
保留原对象字段属性 true 是否保留对象原字段属性。勾选此复选框,表示生成的每一个缓冲区会保留相应的原对象的非系统属性字段信息。反之将会丢失原对象的非系统字段属性信息。当“合并缓冲区”为true时,该项不可用。 Boolean
半圆弧线段数 100 用于设置生成的缓冲区边界的平滑度。数值越大,圆弧/弧段均分数目越多,缓冲区边界越平滑。取值范围为4-200。 Integer
结果数据   指定的存储结果的数据集所在的数据源和结果数据集名称  

输出结果

参数名 参数释义 参数类型
结果数据集 创建的矢量数据集缓冲区 DatasetVec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