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水深分组属性

使用说明

在海图生产中,水深点通过分组进行管理。每个水深分组包含多个具有相同属性(除深度外)的水深点对象。编辑水深分组的属性有助于确保海图数据的一致性和规范性,并在水深数据更新或调整时提升管理效率。通过编辑水深分组属性,您可以:

  • 统一属性设置:修改水深组属性时,所有属于该分组的水深点对象都会自动更新,避免逐个修改带来的冗余工作。
  • 确保数据一致性:在海图绘制过程中,某些属性(如水深说明、测量技术等)对于航行安全至关重要,编辑属性有助于统一标准,确保数据的一致性。
  • 提高效率:通过批量修改分组内所有水深点的属性,减少人工操作,提高数据处理效率,尤其是在面对大量水深点时。

由于水深组中的所有水深点对象(深度除外)共享相同的属性值,修改水深组的物标属性时,所有组内水深点的属性值将同步更新。

操作步骤

  1. 打开需要编辑水深分组属性的可编辑海图分组,并加载至地图窗口。
  2. 海图选项卡 -> 海图数据处理组 -> 点击水深管理按钮,界面右侧将弹出水深点分组管理面板。面板上部展示海图分组中的水深分组,下部显示对应的水深点列表。
  3. 在面板上方的水深点分组列表中,选中需要编辑属性的水深分组。单击工具栏中的编辑分组属性按钮,弹出水深分组属性设置对话框。

  4. 水深分组属性设置对话框中,您可以编辑相关的属性值。以下是常见属性修改的示例说明:
    • 水深说明:单击对应的属性值单元格,点击下拉按钮选择“2:shoaler than range of depth of surrounding depth area”选项。这表示该位置是一个“相对较浅的区域”,可能构成航行障碍或需要特别注意的浅区(例如沙洲、浅滩或岩礁等)。此信息对航行安全至关重要,尤其在海图绘制中,用于警示船只和航海人员。
    • 水深测量技术:单击对应的属性值单元格,点击...按钮,弹出海图物标属性添加对话框。在可选属性中选择“6:swept by wire-drag”,点击添加>>按钮,即可将该属性值添加到结果集中。“Swept by wire-drag”指一种水深测量技术,通过拖曳钢索检测水下障碍物或较浅区域位置,常用于确定航道中的最小深度,确保船只安全通过。
    • 最小比例尺:在对应的属性值文本框中,直接输入最小比例尺的数值,如 40000,即可将水深点的最小可见比例尺设置为 1:40000。
  5. 您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其他属性。完成设置后,点击“确定”按钮即可保存修改。
  6. 查看修改结果:选中修改过的水深点,通过右键菜单的属性来查看修改后的物标属性信息,如下图所示:

  7. 完成属性编辑后,单击水深点分组管理面板工具栏中的水深点分组按钮,即可自动重新进行水深分组。

注意事项:

进行水深点分组是导出 000 海图数据之前必须进行的操作,以保证数据符合 S-57 规范、且在其他平台中能够正确打开并使用。

相关主题

水深管理

添加/删除水深点

编辑水深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