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统计

使用说明

区域统计工具根据特定区域范围对栅格数据集进行栅格值统计。不考虑栅格像元的相邻关系,按照区域对栅格数据进行划分,并对同一区域内的栅格像元进行统计,最终生成一个新的栅格数据集,结果数据集中同一区域内的栅格像元被赋予相同的统计值。

支持多种统计模式,包括最小值、最大值、平均值、标准差、和、值域、最少数、众数、种类和中位数。以下示例展示了使用最大值统计模式,并勾选忽略无值数据时的效果,可以看出无值像元未参与汇总运算,仅使用有值的像元来确定该区域的输出值。

参数说明

参数名 参数释义 参数类型
区域数据 区域数据集,可以是矢量面数据集或栅格数据集。若选择栅格数据集作为区域数据,需注意目前仅支持像素格式为1位( UBit1)、4位(UBit4)、单字节(UBit8) 和 双字节(Bit16)的栅格数据集。 Dataset
值数据 待统计的栅格数据集。 Dataset
统计模式 选择统计模式,包括最小值、最大值、平均值、标准差、和、值域、最少数、众数、种类和中位数。需要注意的是:不支持对像素格式为浮点型的栅格数据统计最少数、众数、种类。 GridStatisticsMode
区域标识字段 区域数据集为矢量面数据时,用于标识区域的字段,字段类型仅支持32位整型。默认使用矢量数据集的 SMID 字段进行统计。 String
忽略空值 是否忽略待统计栅格数据中的无值像元。“勾选”表示无值像元不参与统计运算,仅使用有值的像元来确定该区域的输出值;“不勾选”则输出结果栅格仍包含无值像元。 Boolean
目标数据源
(可选)
指定存储结果栅格数据集的数据源。 Datasource
结果数据集名
(可选)
指定结果栅格数据集的名称,默认以 result_ZonalStatisticsGrid 命名,不填写则不会输出结果栅格数据。
需要注意的是:结果栅格数据集名称和属性表名称不能同时为空,需至少填写其一。
String
目标属性表数据源
(可选)
指定存储结果属性表的数据源。 Datasource
结果属性表名
(可选)
指定统计结果属性表的名称,默认以 result_ZonalStatisticsTable 命名,不填写则不会输出结果属性表。 String

输出结果

参数名 参数释义 参数类型
栅格数据集 区域统计结果栅格数据集,同一区域内的栅格像元具有相同的统计值。 DatasetGrid
属性表 结果属性表,按照统计字段输出区域的统计结果属性表,包含了所有统计模式的结果以及区域内的像元个数(PixelCount),以便查看各区域的统计信息。 DatasetVector

应用示例

区域统计可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例如计算每个污染区内的平均人口密度、同一高程处的植被类型、同一坡度区域内的土地利用类型等。 以下示例为计算某地区不同坡度类别的平均高程,首先准备坡度分类栅格数据和高程数据,分别作为【区域统计】工具区域数据和值数据的输入,接着统计模式选择“平均值”,最终输出的结果栅格数据如下图所示。

注意事项

  1. 标识字段值相同的面在统计时被视为同一片区域,并在统计结果属性表中表现为一条记录,它们覆盖的结果栅格像元值相等。
  2. 当区域矢量面数据集中存在重叠面时,因为会先对面数据进行栅格化处理,所以统计过程中重叠面区域只会统计最后一个面。
  3. 功能变更:自SuperMap 12i (2025) 版本起,不再支持对像素格式为浮点型的栅格数据统计最少数、众数和种类,并且优化以下三种统计方法的逻辑:
    • 中位数:对海量浮点数统计采用近似计算(如test3、test6),当区域内单值个数超过100万时输出警告日志:“区域的中位数、众数、最少数和种类统计值可能是近似计算结果”;
    • 最少数:取频率最低值中的最小值;
    • 众数:取频率最高值中的最小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