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构成

SuperMap iDesktopX 采用Ribbon界面设计。这种设计以工作成果为导向,可根据您的操作将相关功能呈现到界面中,便于快速定位和启动功能,提升操作的便捷性。

快速访问栏

快速访问栏提供了保存当前工作空间、切换前后视图、选择、漫游、放大/缩小、全幅显示以及快速打开程序所在文件夹的工具。提升管理工作空间和地图的效率。

Ribbon 功能区

与传统GIS软件界面不同,在Ribbon风格界面中,以“选项卡”和“功能组”的方式对功能进行分类。每个“选项卡”紧密贴合实际工作流程,根据您的操作自动呈现相关功能。“功能组”又将“选项卡”中的功能进行细化,即类似的功能放到一个组中,提升了功能查找和操作的效率。

上下文选项卡

上下文选项卡与某对象进行绑定,当此对象在应用程序中被激活时,该选项卡才会出现在功能区上。例如,当激活地图窗口时,与地图相关联的“地图”、“专题图”、“风格设置”、“对象操作”等选项卡出现在功能区;当激活场景窗口时,与场景相关联的“场景”、“风格设置”、“飞行管理”、“对象绘制”、“三维地理设计”、“三维分析”等选项卡出现在功能区。这种设计可以将不需要的功能暂时隐藏起来,待需要时才出现,便于更快速、更智能地开展工作,同时使得界面更加简洁明了。

Ribbon控件

功能区上的各类控件为Ribbon控件,包括下拉按钮控件、按钮控件、文本框控件、标签控件、复合框控件、ButtonGallery控件、组合框控件、颜色按钮控件和数字显示框控件。Ribbon风格界面的功能区上只能放置Ribbon控件,并且Ribbon控件只能放置在功能区上。

子窗口

SuperMap iDesktopX 程序主界面为主窗口,其中,地图窗口、场景窗口、布局窗口、属性表窗口称为应用程序的子窗口。这些窗口支持拖动以弹窗的形式浮动或自由布局。

工作空间管理器

工作空间管理器是一个可视化管理工作空间的工具,它采用树状结构的管理层次对数据进行管理,包括数据源、地图、布局、场景、资源等节点。通过单击这些节点可展开或折叠节点下的内容,并提供了丰富的右键菜单功能。

图层管理器

图层管理器用于管理当前地图窗口或场景窗口中的所有图层,通过图层管理器可以方便地控制各图层的可见性、可编辑状态、可选择状态,并且可以对图层进行相关设置,如以及图层的风格设置、可捕捉设置等。

状态栏

状态栏位于地图窗口下方,用于显示当前地图的比例尺、坐标系以及中心点坐标等信息。帮助您快速了解地图相关信息。

输出窗口

输出窗口用于显示程序运行信息以及操作结果的相关信息。

面板

停靠在界面右侧位置的窗口称为面板,如工具箱面板、属性面板、目录管理面板。面板可以拖动以弹窗的形式浮动或者自由布局在合适位置,通过右上角的隐藏/停靠按钮让其停靠或隐藏在界面右侧。面板中的子面板在本手册中称为选项,如基本选项、范围选项。

窗口分屏

在使用SuperMap iDesktopX时,支持将程序窗口拖拽到屏幕顶部时自动全屏显示,拖拽到屏幕左侧或右侧边缘时自动半屏显示,便于在多屏环境下高效操作和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