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连接点

使用说明

连接点是能够构建立体模型或建立相邻模型(影像)之间连接关系的同名像点。生成连接点有助于在几何校正时提供精度,以确保影像在空间上的一致性。

SuperMap ImageX Pro 11i(2023) 版本开始支持。

功能入口

影像处理选项卡->几何校正组->生成连接点

参数说明

  • 输入影像类型:选择用于生成连接点影像的类型。默认为全色影像,还可根据具体影像类型切换为多光谱影像前视影像后视影像前视与后视影像
  • 参考平差文件:根据已有平差文件信息,使新生成连接点接近于已有连接点精度。通过工具栏中的添加删除按钮,可以便捷地管理多个参考平差文件。
  • 平面精度:影像平面精度决定进行连接点匹配时是否进行预处理。
    • :一般表示影像平面精度误差大于40个像素,需要进行预处理。
    • :一般表示影像平面精度误差小于15个像素,不需要进行预处理。
    • :当无法决定影像精度时,选择此项,程序将自动预估精度。
  • 误差阈值:设置生成连接点时影像匹配粗差剔除的误差阈值。取值范围为[0,40],默认为5,单位为像素。阈值越大,保存的连接点越多,但增加保存错误点的概率。
  • 点分布方式:选择连接点分布方式,提供常规均匀两种方式,默认为常规
    • 常规:生成的连接点将会尽量布满整个重叠区,同时需设置以下参数信息:
      • 密集程度:设置生成连接点的密集度。提供稀疏稠密三种方式,默认为
      • 匹配方法:提供MOTIFAFHORPRIFTSIFTDEEPFT五种匹配方法,默认为MOTIF。其中AFHORPRIFT方法支持多模态数据匹配。
      • 块内最大值:影像匹配时,块内保留的点数目最大值,取值范围为[25,2048],默认为256
    • 均匀:生成的连接点将会均匀的分布在重叠区,同时需要设置以下参数信息:
      • 种子点数目:设置每景影像上同名点匹配的种子点数量,取值范围为[64,6400],默认为512。当影像纹理较差时,需要增加连接点数量,保证匹配出足够多的点,提高后续影像处理质量。
      • 种子点查找:设置查找种子点的方式。提供栅格中心点角点两种方式,默认为角点
        • 角点:选择区域内特征明显的点作为种子点。
        • 栅格中心点:将栅格的中心点作为种子点,此查找方式具有随机性。
      • 模板大小:设置种子点之间的间隔大小,取值范围为[1,256],默认为40,单位为像素。模板越大,搜索的点越可靠,耗时越长。
      • 搜索半径:设置影像匹配的种子点搜索半径,取值范围为[0,256],默认值为40,单位为像素。搜索半径越大,匹配范围越大,耗时也越长。
    图:常规分布 图:均匀分布
  • 语义剔除非地面点:默认不勾选。勾选后,可基于AI语义技术,自动剔除云层区域和建筑区域中的连接点。
    • 云层区域:勾选语义剔除非地面点后显示此参数。默认勾选,即将根据设置的数据集,自动剔除云层区域内的连接点。若不勾选,则保留云层区域的连接点
    • 建筑区域:勾选语义剔除非地面点后显示此参数。默认勾选,即将自动识别建筑区域,并剔除改区域的连接点。若不勾选,则保留建筑区域的连接点。

相关主题

连接点管理

生成地面控制点

地面控制点管理

区域网平差